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獲諾貝爾文學獎 白俄羅斯女作家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資料作品

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獲諾貝爾文學獎 白俄羅斯女作家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資料作品

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獲諾貝爾文學獎 白俄羅斯女作家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資料作品 第2張

8日,瑞典文學院宣佈67歲白俄羅斯女作家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獲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亞歷塞維奇曾是記者,她的代表作有《車諾比的悲鳴》《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戰爭的非女性面孔》《最後一個證人》等。

斯維特蘭娜·阿列克謝耶維奇生活在白俄羅斯的明斯克。她當然是一個作家。在過去三四十年間,她一直在描繪蘇聯時期與蘇聯滅亡之後的個人。她書寫的不是單純的歷史,不是僅僅敘述事件,而是寫下了一部部情感史,為我們描繪了人們的情感世界。

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Sviatlana Aliaksandrawna Alieksiyevich,、Святлана Аляксандраўна Алексіевіч)白俄羅斯的記者和散文作家。

中文名 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

國 籍 白俄羅斯

出生地 白俄羅斯

職 業 記者

主要成就 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獲諾貝爾文學獎 白俄羅斯女作家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資料作品 第3張

評委會說“因為她豐富多元的寫作,為我們時代的苦難和勇氣樹立了豐碑”。

亞歷塞維奇曾是一名記者,經歷過阿富汗戰爭、切爾諾貝利核災等歷史事件,遭盧卡申科政權迫害後離開白俄羅斯。她以基於上千次採訪寫成的記錄性小說——記錄從二戰到普京時代蘇維埃歷史及心理變遷的系列小說,總稱為“烏托邦之聲”——而為國際文壇所矚目。

亞歷塞維奇1948年出生於烏克蘭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鎮(自1962年以來屬於弗蘭科夫),父親為白俄羅斯人、母親是烏克蘭人,她在白俄羅斯成長。學校畢業後,她曾在幾個當地報紙任職記者,然後在明斯克為文學雜誌記者。她在2000年離開白俄羅斯。國際城市避難網路提供她庇護所,在接下來的十年裡,她住在巴黎、哥德堡和柏林。2011年搬回明斯克。

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獲諾貝爾文學獎 白俄羅斯女作家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資料作品 第4張

代表作:《車諾比的悲鳴》等。

根據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言,諾貝爾文學獎金授予“最近一年來,在文學方面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因此,瑞典文學院的評選委員嚴格遵守純文學的評選標準,並明確聲稱拒絕受政治、商業等因素的影響。

從1901年諾貝爾文學獎設立以來,共有111位獲獎者。2012年中國作家莫言、2013年加拿大的門羅以及2014年法國的莫迪亞諾獲獎。

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獲諾貝爾文學獎 白俄羅斯女作家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資料作品 第5張

人物簡介

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出生於烏克蘭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鎮(自1962年以來屬於弗蘭科夫),父親為白俄羅斯人、母親是烏克蘭人,她在白俄羅斯成長。學校畢業後,她曾在幾個當地報紙任職記者,然後在明斯克為文學雜誌記者。

職業生涯

她敘述了職業生涯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如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阿富汗戰爭,蘇聯的秋天和切爾諾貝利核災 。盧卡申科政權迫害後,她在2000年離開白俄羅斯。國際城市避難網路提供她庇護所,在接下來的十年裡,她住在巴黎,哥德堡和柏林。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在2011年搬回明斯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