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大腦許祿個人資料微博 許祿絕對音感獲勝

最強大腦許祿個人資料微博 許祿絕對音感獲勝

最強大腦許祿

最強大腦許祿天生擁有絕對音感,他對夢想永不言棄。許祿他將用實力證明當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必將為你開啟一扇明亮的窗!

最強大腦許祿個人資料微博 許祿絕對音感獲勝 第2張

最強大腦許祿

許祿個人資料

微博暱稱:最強大腦許祿

最強大腦許祿微博地址://

所在地:北京 豐臺區

性別:男

生日:1987年3月4日

最強大腦許祿個人資料微博 許祿絕對音感獲勝 第3張

最強大腦許祿

關於絕對音感

絕對音高(absolute pitch )又叫固定音高,絕對音感。是某些人在沒有任何音準提示之下對聽到的任何音的實際音高所具有的一種感覺。

相對音高(relative pitch)一般人通過先聽到的某個音作為標準與之後聽到的音通過音程或者音階中音級的關係來辯音的一種感覺。

有絕對音感的人辨音率大概在70%以上,沒有的大概在40%以下,研究表明萬分之一的人有絕對音感!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情,只有相對的。愛因斯坦相對論中提到過這點。所以說某個人有所謂“絕對的音感”也是相對而言的,如鋼琴琴故意調成較寬廣的高低音域,但它們都是在相對上合、非走音的範圍裡。有些鋼琴大師聲稱自己能夠準確的聽出赫茲,這是非常主觀的一種說法。標準音是有規定值的,不能以人的主觀意識去給它強加一個值。絕對音感是先天的天賦還是由後天訓練出來如今仍然是個迷,因為從哪個說法都有例項可以推翻它!但遺傳因子所扮演的角色仍然未被排除。

空間學說我的一個設想:為什麼有些人在聽音時,需要有一個音來做為對比,而少數一些人不需要任何藉助就可以聽出音高?這裡有個量變到質變的道理,拿鋼琴舉例,鋼琴是十二平均律的樂器,它把音區準確的切割開來,每個音的高度都有一個赫茲數,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鋼琴這些音的準確度都不相同。比如:每架鋼琴的“ La ”在優質的鋼琴上可能接近國際標準音。在拙劣的鋼琴上有時可能偏差很大!所以“ La ”在各個鋼琴中的高度都不盡相同。這樣,我們可以認為所有的“La”都是在國際標準音左右,接近於它,形成一個“La”的區域,而這個區域的界限大致應該在國際標準音左四分之一度到右四分之一度(等同於一個半音音域,排除音準極差的鋼琴)。當然這不是一個明確的標準,只能大致劃分。

我要敘述上面的意義就是為了下面做準備。我們平時所說的有“絕對音感”的人,就是從小經常演奏自己熟悉的樂器,從而對每個這樣的音區範圍都是非常敏感的。 這種敏感就有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當這個人耳朵的敏感度達到了剛才所述的某個標準音高左四分之一到右四分之一這樣一個區域之內。這個人就被認定有“絕對音感”,他在聽音時,把聽到的音無意識的放在心裡進行判斷,是哪個區的,自然會說出這個音的音高,無需什麼外界參照物。這個參照依賴內心的系統,而敏感度達不到上述半度之內,會形成各區的交錯,此人便無法確定所聽到的音在心中的區域。也就形不成“絕對音感”,自然需要給出標準音作為照物。各內心音區交錯越厲害,聽力越差。 (圖例以後補充)

這樣也可以解釋這種情況:

1 )有“絕對音感”的人能迅速聽出樂器上的各音,但不給標準音直接要唱出音高,並不一定和鋼琴完全吻合,但一定是接近的。因為大腦中是對這個音有一個區域!

遺傳學說遺傳學說認為每個人出生都有絕對音感,但身在有相對音高的音樂環境裡,慢慢隨著年齡生長,大自然挑選了人最常用的能力,絕對音感慢慢消失了。也就是說,絕對音感是生理上既存的能力。但在人類的語言及普通的音樂活動中以相對音感較重要,故由絕對音感發展出的相對音感反而浮現於外。語言習得之後,一般人的絕對音感就隱而不見,而受過音樂訓練的人能將絕對音高與固定唱名聯絡起來,絕對音感於是現露於外。

這樣,我有過這樣的想法:絕對音感屬於語言能力,相對音感屬於空間能力,往下推就是絕對音感屬於左腦管理,相對音感屬於右腦管理!神經學和解剖學認為人的大腦有時間解析度和頻率解析度。左腦時間解析度擅長處理語音,因為語音變化快,分析時需要較好的時間解析度;右腦擅長處理音樂,因為分析音樂需要較好的頻率解析度。這樣明顯第一種要傳達速度快,絕對音感的辨音速度明顯高於固定音感就是這個道理!所以絕對音感讓人聰慧靈敏,相對音感讓人理性!演奏家需要絕對音感,作曲家更需要相對音感!

用相對音感來聽音樂,是把聽到的音在大腦中儲存起來,相互比較;以絕對音感來聽音樂,如同把每個音標上字母ABC。大腦中“暫存並處理音樂”的區域是在右腦額葉某處,“把音貼上字母”的區域是在左腦!

1992年-科學家發現具有絕對音感者在聽音樂時,此區域的神經活動比一般人少,一般人只有相對音感。

1998年-科學家重新證實此現象,並發現具絕對音感者在聽音樂時,左額葉中負責“把音貼上字母”的區域,神經活動比一般人多。

2001年-這是最有趣的發現:具絕對音感者的右腦比一般人得校也許是“把音貼上字母”的方式用的比常人多,自然右腦“暫存並處理音樂”的區域用的少,也就萎縮了!

曾做過一個長期的調查,發現如下兩點有趣的資訊:

1)發現成為鋼琴大師的人除少數調查不到的,其餘全部具有絕對音感!耳朵最有名的如:莫扎特,古尓德,霍洛維茨,阿格麗齊等等!

2)亞洲人,尤其日本人和韓國人具有絕對音感的比例非常的高!這個我猜還是和遺傳和本國語言的聲調有關,曾經有中文系教授研究提出過聲調學說,比如中國人的漢語四聲是固定的音調,不信大家自己留意一下,當然是統一在一種方言之內!

絕對音感中也是有種類的:

1)單一形:沒有調的概念的孩子擁有的絕對音感,如果樂器音高不合標準,會非常難受,他們根本接受不了音程的聽覺!

2)共存形:少數一些人可以遊走於絕對音感和固定音感之間,在兩種音感轉換時只是大腦稍微調換一下就可以,比如:我知道臺灣的一些學校訓練絕對音感非常在行,學校很重視,之後這些具有絕對音感的學生有少數到德國留學,而德國更注重相對音感的特殊訓練,這批人就成了共存形!

3)選擇形:有些人只對自己的樂器靈敏,有些則都可以,有些人只記得自己樂器的某幾個音,其它則不怎麼靈。相對音感也是如此!總結最奇怪的是絕對音感無法在成人中形成,有很多人在這方面做過研究,企圖突破這點,但結果無一成功!我想兒童容易培養處絕對音感是因為兒童在大腦沒有形成調的概念的時候有一個選擇時段,這時給大腦注射哪種音感當然隨著大腦發育,形成的就是哪種,而且這個選擇時段和兒童的語言發展階段密切相關,也就是說在孩子學說話的時候訓練固定音感最為有效!也有說法說胎教對音高產生很大的影響,但沒有很有力的證據!目前,很多領域的學者都在研究絕對音感,因為它不緊對音樂有幫助,還可能是開發人類大腦記憶力和開啟遺傳學大門的鑰匙!

但至少從上我們可以得出一下幾點:

1)絕對音感並非絕對

2)絕對音感通過孩童時期的訓練可以得到改善,但不排除和遺傳有關

3)絕對音感的能力是有差別的